义乌环保~到2035年,广东省广州市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负增
广州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
2月14日,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《广州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实施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(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《方案》提出,到2023年年底,广州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基本完善,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进一步下降,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实现负增长,形成广州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模式。
居民在垃圾智能分类投放点投放垃圾 通讯员供图
分三阶段进行试点建设
根据《方案》广州市将分三阶段进行“无废城市”试点建设。
第一阶段到2023年年底,为试点阶段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基本完善,绿色制造体系初步构建,建成一批绿色生产项目,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零增长,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%,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比2020年下降5%,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50%,危险废物基本实现全面规范化管控;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,回收利用率达到42%,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;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率达到90%,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35%,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25%;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%,农膜回收率达到90%,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%;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宣传工作全面开展,营造浓厚的“无废城市”创建氛围。
第二阶段到2025年,为深入推进阶段。“无废城市”相关制度体系更加完善,市场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;绿色制造体系进一步完善,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实现下降,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2%,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强度进一步下降;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推进,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.8%;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率达到100%,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50%,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28%;农膜回收率达到95%,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%以上;“无废文化”培育工作成效显著,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, “无废城市”建设长效机制助推广州市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建立。
第三阶段到2035年,广州市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进一步下降,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实现负增长;形成广州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模式和典型经验,“无废”理念深入人心。
推进工业绿色生产
《方案》提出,要加快建设绿色产业体系,将绿色低碳理念有机融入工业生产全过程。加快推进绿色设计,带动绿色工厂、绿色产品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,培育一批固体废物产生量小、循环利用率高的绿色示范企业。积极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园区循环化改造,到2023年,新打造一批绿色工厂、绿色产品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。
《方案》要求将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与碳达峰、碳中和紧密连接,促进清洁生产和碳减排。编制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,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、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,加快探索钢铁、石化、水泥、火电、热电等重点行业碳减排路径,形成广州工业领域碳中和路径。
大力发展太阳能、天然气、氢能等低碳能源。持续推进碳排放交易,鼓励企业参与自愿减排项目。推广近零碳排放区首批示范工程项目经验。深化碳普惠制,鼓励申报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,探索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和碳足迹评价。
此外,《方案》提出要强化全过程精细化管理,落实工业固体废物排污许可管理,健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监管体系。
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
《方案》提出,要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,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,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,落实“光盘行动”。在大型超市、大型商场、农贸市场等场所,提倡自带菜篮子、布袋子。禁止A级旅游景区提供、销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、塑料餐具。培育一批应用节能技术、销售绿色产品、提供绿色服务的绿色流通主体,创建“无废商场”“无废展馆”“无废街道”等生活领域“无废细胞工程”。
推动完善七大循环经济产业园智能化、生态化建设。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与垃圾分类收运体系“两网融合”。提高生活领域废塑料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回收量,建立大件垃圾预约回收处理制度,提高大件垃圾回收率。
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应用“穗回收”线上交易平台,完善线下回收网点,实现线上交易与线下回收有机结合。积极引入“互联网+”固体废物处理企业,重点围绕废旧手机、外卖餐盒、快递包装物、电动自行车废旧蓄电池等热点难点固体废物,探索回收利用新技术和新模式。
【重要提醒】
↘↘点我免费发布一条义乌本地便民信息↙↙(微信搜索13717680188加小编好友,注明义乌,免费拉您进群聊),优先通过审核。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合作!